发布日期:2024-11-06 22:29 点击次数:185
板块内首板有大幅溢价,接力资金众多,第一个上板的二板可以认定为龙头。板块启动次日,有时候会出现当日午后仅有一个二板的情况,唯一的二板确立是龙头。
本篇将重点给兄弟们阐述与普及,正统的周期与龙头战法的知识体系。周期,是最高的交易的心法,而龙头战法,则是最强的术法。只有当最高的心法,配合最强的战法,才能无限的提高和扩张兄弟们的短线的胜率及收益率。不做和做不好龙头,短线的交易水平始终难以进行高阶层的跨越。一、周期心法论:
很少有诗人不爱酒。
数据统计,流传至今的《全唐诗》九百卷中,诗歌达四万三千余首,而与酒有关的诗歌就有六千余首。不仅是唐代,从其他时代文人所创作的诗、词、曲中也可以频繁看到酒的意象。无论是人生得意时恣肆欢谑,还是精神苦闷中追求排遣消解,抑或叛逆狂放的浅吟低唱,诗人们都离不开酒。
陶渊明:内心忧患的写照
说到酒和诗,人们一定会马上想到李白。其实在李白之前,还有一个与酒颇有渊源的诗人,那就是写下《饮酒二十首》的诗人陶渊明。
古典文学大家顾随在《驼庵诗话》中说,不敢说真正了解陶诗。“读陶渊明诗集四十年,仍时时有新发现,自谓如盲人摸象。”顾随说,古今中外之诗人之所以能震古烁今、流传不朽,多以其伟大,而陶渊明诗歌之流传不朽,不以其伟大,而以其平凡。他的生活就是诗,也许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。
先来看《饮酒二十首》中的第一首:衰荣无定在,彼此更共之。邵生瓜田中,宁似东陵时。寒暑有代谢,人道每如兹。达人解其会,逝将不复疑。忽与一樽酒,日夕欢相持。
诗人们所写下的诗句,偶尔难免会有浮夸的迹象。陶渊明的诗,却每一个字都是真诚的。《饮酒》这组诗,是他归隐之后有人请他复出为官时,对自己大半生的矛盾悲苦做一次反省之后留下的真实心绪。写下这组诗的原因,陶渊明自己在这组诗的小序中也说得很清楚:“余闲居寡欢,兼比夜已长,偶有名酒,无夕不饮,顾影独尽,忽焉复醉。既醉之后,辄题数句自娱,纸墨遂多,辞无诠次,聊命故人书之,以为欢笑尔。”
这首诗中蕴含着陶渊明清醒和通达的人生态度。诗歌第一句就说世间的衰落和繁荣都没有定数,而是彼此转换的关系,随后用秦时为东陵侯、秦亡后为种瓜平民的邵平的经历加以说明。诗人继续阐明他所感悟的人生哲理:寒暑往来和人生的荣枯也是更替变换的,通达事理的人会明白这个道理。
如今我们会说,看透一切的人生大概也是无趣的。陶渊明是活得十分通透的那类人,不过,他的生活中也自有乐趣,这个乐趣的来源之一就是美酒。你看,陶渊明从来都不贪恋财富和权力。如他自己所言,“忽与一樽酒,日夕欢相持”,只要递过一杯酒来,无论是清晨还是日暮,我都将痛快地畅饮。这令读者觉得,似乎是这一杯酒拯救了陶渊明寡淡的生活。
《饮酒》组诗中的第九首说得更通俗和明白:清晨闻叩门,倒裳往自开。问子为谁与,田父有好怀。壶浆远见候,疑我与时乖。褴缕茅檐下,未足为高栖。一世皆尚同,愿君汨其泥。深感父老言,禀气寡所谐。纡辔诚可学,违己讵非迷。且共欢此饮,吾驾不可回。
这可以说是一首叙事诗,诗人用叙述和对话的方式,最后两句说明自己的人生态度。从写法上来看,后世杜甫的《石壕吏》与这首诗十分类似。前三句写诗人清早就听到敲门声,来不及整理衣服就去应门。来者是一名善良的农夫,他带着酒远道而来,认为诗人是与世俗不合之人。
“褴缕茅檐下”四句是老农所说的话,意思是这样的茅檐草舍不值得先生在这里居住,如果世界都以与世俗同流为贵,那么先生不妨也随波逐流吧。后面几句则是诗人与老农的对话。他对老农的好意表示感谢,然后直言自己是这种与世俗难以苟合的性格。诗歌末尾,诗人又找到了与自己、与世界和解的方式,那就是咱们不妨同饮一杯酒,然后继续在坚持自我的道路上莫要回头。
对于陶渊明的心态,还是顾随说得到位:“陶渊明心中有许多不平事,所差者,自己不愿把自己气死。而又不甘于为俗人气死,所以喝酒、赋诗。”
陶渊明的这些诗歌也是自己内心忧患的写照。后世也有人指责陶渊明没有做到用诗歌来书写百姓疾苦。其实作为一名内省型的诗人,他的观照方式与杜甫是不同的。实际上,在那个时代,单是做到身处乱世而不同流合污就很难得了,陶渊明也为归园田居的生活付出了很大代价。从其他诗歌中可以看出,他不仅亲自参与农业劳动,甚至还过着“夏夜长抱饥,寒夜无被眠”的清贫生活。
李白: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
与酒关系最密切的诗人,莫过于诗仙李白。对于李白的形象,还是杜甫描摹得好:“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。”就是一个举杯痛饮的谪仙人啊。我们都知道李白有太多写酒的经典诗句,尤其是那首豪放铿锵的《将进酒》。这次我们来看李白不太大众的一首写酒诗《襄阳歌》。
落日欲没岘山西,倒著接花下迷。
襄阳小儿齐拍手,拦街争唱《白铜鞮》。
旁人借问笑何事,笑杀山公醉似泥。
鸬鹚杓,鹦鹉杯,
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
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酦醅。
此江若变作春酒,垒曲便筑糟丘台。
千金骏马换少妾,醉坐雕鞍歌落梅。
车旁侧挂一壶酒,凤笙龙管行相催。
咸阳市上叹黄犬,何如月下倾金罍?
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,龟头剥落生莓苔。
泪亦不能为之堕,心亦不能为之哀。
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,玉山自倒非人推。
舒州杓,力士铛,李白与尔同死生。
襄王云雨今安在?江水东流猿夜声。
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(734年),距离李白“仗剑去国,辞亲远游”已过去八年。此时诗人仍然意气风发,对未来充满理想和信念。李白早已与孟浩然相识并且结下深厚的友谊,四年前两人在江夏(今武汉)分别,他写下那首著名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。
这一年李白来到襄阳,听从孟浩然的建议去拜访韩朝宗。韩朝宗当时在荆州担任长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,人称韩荆州,喜欢提拔后进,当地有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别韩荆州”之说。此前,韩朝宗还与孟浩然有过一段著名的过往。几年前在长安,两人约定见面,目的是韩朝宗将孟浩然介绍给一些朝中重臣。不过到了约定的时间,孟浩然喝酒喝得酩酊大醉,没有履行和韩朝宗的约定。韩朝宗对孟浩然失望至极。
按照惯例,李白给韩朝宗写了一封激情澎湃的《与韩荆州书》,不过韩朝宗并没有因此而提拔李白,可能是觉得李白的性格不适合为官。这次求仕失败后李白比较消极,作下这首《襄阳歌》。
《襄阳歌》写出了诗人醉眼看世界的洒脱和烂漫。全诗从开头到“笑杀山公醉似泥”可以视为第一个层次,诗人引用了晋朝镇守襄阳的山简的故事,写出了诗人和山简一样酒后在街头大醉之态,率真可爱。
随后几句,诗人语出豪放,大手笔铺陈自己对酒的人生态度,落笔恣意酣畅。《将进酒》的写作在《襄阳歌》之后。大概李白觉得“一日三百杯”太过瘾,故而再次出现在《将进酒》的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”中。接下来就是李白式的想象:这浩渺的汉江如果是一江春酒的话,那么光是酒曲也能垒成高高的丘台了吧。这样的句子真是非李白不能道出。
接下来几句,诗人用历史名人作为参照,三国时曹彰用小妾换宝马,何如我在车上挂一壶酒在歌舞中游乐?秦相李斯被杀,哪里比得上我在夜晚举杯望月?晋朝的羊祜每每登岘山而叹惋,最终连碑文都无处寻迹。我也不为之流泪和哀伤了,因为谁能管得了身后之事?一切终将成灰。
诗歌写到这里,从儒家的主流价值观来评判,诗人的情绪似乎是消极颓靡的,他一直强调当下及时行乐。诗人为何能如此自洽?这首诗中最清朗昂扬又抚慰人心的句子出现了: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。用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世间最真挚的哲理,就像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那样不着痕迹。这是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,只有充满仙气的天才李白才将它凝练成了永恒的诗句。
“李白与尔同死生”之句,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。其实这一句作为收尾也未尝不可,就像《将进酒》“与尔同销万古愁”在情绪最激昂时戛然而止。不过在《襄阳歌》中,诗人又稍微平复了一下激昂的情绪,重述往事已矣不可追的人生态度。
把这首诗放置到更漫长的诗人的人生经历中审视就会明白,李白当时的恣意潇洒大抵是不彻底的。因为他并没有放下世俗的一切,永远沉浸在美酒之中。李白一颗汲汲营营的心到老都没有放下,要不晚年怎么会卷入“永王之乱”?不过,李白终究是容易满足的,只要让他沐浴着不用一钱买的清风朗月,举起酒杯,他就原谅了全世界。至少在那一刻,他是的。
还是余光中《寻李白》写得好:“酒入豪肠,七分酿成了月光,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,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。”他之所以成为诗仙李白,酒功不可没。
李清照:东篱把酒黄昏后
再说一名与酒密切相关的诗人的话,当数李清照。这不光因为李清照是严肃文学史上唯一一朵璀璨夺目的女儿花,是因为李清照也好酒,其诗词中写到酒的频率甚至不低于李白。我们熟悉的有“浓睡不消残酒”“东篱把酒黄昏后”“三杯两盏淡酒”等。不同于陶渊明和李白的是,尽管始终也有酒相伴,李清照却从来没有通过酒得到过一点救赎。
来看这首很可能是作于南渡之后的词《菩萨蛮·风柔日薄春犹早》:
风柔日薄春犹早,夹衫乍著心情好。
睡起觉微寒,梅花鬓上残。
故乡何处是,忘了除非醉。
沉水卧时烧,香消酒未消。
古典文学学者徐培均分析,这首词可能作于建炎三年(1129)冬这次几个月的奔逃之后、初到杭州定居时。这时,词人跋涉的疲劳渐渐消退,生活和心情逐渐趋于稳定。此时李清照已人过中年,饱尝家国苦难。词作写的是一个早春的清晨,单看上半阕,在柔和的春日,换上春装的词人心情轻松愉悦,不过还能感受到一丝春寒。对镜梳妆时,发现鬓角的梅花已经凋残。这首词的上半阕,像极了词人书写早期美满生活的词作。
不过,词人的情绪却在下半阕急转直下,直接来了一句直白通俗、毫不含蓄的“故乡何处是”怀念离开已久的故乡。仔细品读,李清照这首词抒发的不只是对家乡的怀念,还有深沉的家国情怀。要知道,此时她的家乡已经在金人统治之下,所以这份思乡,还寄予着词人渴望宋人能够收复故土的强烈期待。如何消弭这种思乡之情?只有沉醉在酒中吧。词人的酒意是多么浓重啊,以至于一炉沉水香都燃尽了,她的酒意尚未散去。
对于有些诗人来说,酒是排遣愁苦寂寞的饮品。看李清照的诗词作品,除了极少数“沉醉不知归路”这种写少女时期的作品之外,她的酒,大多只是愁上添愁。不管是与丈夫分离的落寞还是山河沦丧的伤痛,李清照的酒一点也消弭不了她的愁苦情绪。她的酒敌不过“晚来风急”,徒徒地添一段段新愁。
这也不是很难理解。一定程度上股票杠杆最多多少倍,只要一杯酒,李白就能原谅全世界,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积极昂扬的,盛唐还能让他看到新的希望。而李清照的中晚年,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,她视域之内只有无尽的黑暗,她再也看不到任何希望。(济南时报·新黄河 记者:徐敏)
李清照诗人李白韩朝宗陶渊明发布于:山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Powered by 驰盈策略|2023配资助手网|正规在线证券配资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